10月30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高效風能轉換裝置”項目核心成果,由中國華能集團牽頭,聯合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裝”)研制的世界首臺2.7MW高效緊湊串列式雙風輪風電機組“賽瑞號”成功下線,中國工程院郭劍波院士、劉吉臻院士,中國科學院姜培學院士,國家科學技術部高技術中心處長朱衛東,中國華能集團科技部主任許世森、副主任徐越,中國華能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院長肖平、副院長郭小江,中國華能集團吉林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明杰,中國海裝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滿昌以及多名行業專家出席了下線儀式。
此次下線的“賽瑞號”機組打破常規,提出了串列式雙風輪布置方案,首次實現風能的高效梯次利用,突破了行業長期存在的風能捕獲效率瓶頸,為風電行業趟出一條新的賽道,標志著我國在新型高效風能利用領域的自主創新達到了又一里程碑節點,技術水平世界領先。
在下線儀式上,王滿昌在發言中表示,“賽瑞號”是一重大科技前沿產品,中國海裝負責“賽瑞號”主要生產制造環節,在研制過程中攻克了大量制造難點,成功完成了機組制造,展現了中國海裝多年科研項目經驗、機組技術攻關研究及行業理論基礎的深厚沉淀。他強調,加快推動能源結構調整優化,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是我國在第二個百年奮斗新征程中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中國海裝將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宏觀目標下,進一步深化央企合作,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堅,進一步展現風電“國家隊”的實力與擔當。
項目啟動以來,中國海裝依托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攻堅克難,基于各系列機組研制和運行經驗,與華能清能院一道深入開展基礎研究與技術攻關,在雙風輪載荷計算模型建立、傳動鏈方案及支撐結構設計方面作出了重大突破,填補了多項行業空白。同時,中國海裝嚴選優質配套供應鏈,進行完備的制造工藝策劃,嚴格把控零部件制造質量,為后續機組穩定高效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測算,與傳統風電機組相比,“賽瑞號”可實現單機效率提高15%,風機葉輪尺寸縮小近一倍,額定功率下等效單位掃風面積風能捕獲功率提升至傳統機組的2倍左右,這意味著在同樣面積的風電場,機位數、發電量和整場效益大幅提升50%以上,大大節省國土與能源資源。同時,機組對材料、制造、運輸、安裝、運維的要求更低,成本也隨之降低,應用前景極為廣闊。
此次“賽瑞號”風電機組的成功下線將我國風力發電技術從跟跑轉化為在新賽道上的領跑,作為世界首臺新一代風機,該機組將于2022年底在吉林通榆“鄉村振興”風電場并網發電。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在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中國海裝將持續探索風能利用新型式和新能源綠色高效利用,秉承“創新引領,海陸并舉、向海圖強”的戰略發展思路,為我國風電產業自主研發走在世界前列作出更加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