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山東海上風電、海上光伏暨東營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項目集中開工簽約儀式在山東省東營市成功舉辦,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裝”)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主持工作)溫劍波,黨委委員、總經理助理李曉艷受邀參加開工簽約儀式。
開工活動上,東營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等4個海上風電裝備制造項目集中開工。東營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旨在依托山東省海上風電資源開發,布局海上全產業鏈,項目計劃總投資259億元,總占地面積8800畝,由主機及大部件生產基地及核心零部件關鍵材料生產基地構成,可實現產值100億元。根據項目規劃,中國海裝將依托中國船舶集團在海洋裝備領域的深厚底蘊,在山東省及東營市能源政策指導下,在東營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布局智能化總裝基地。
溫劍波在活動致辭中表示,作為風電行業國家隊,中國海裝將深入貫徹“30·60”戰略部署,以“踐行新發展理念,支撐新能源戰略”為使命,充分依托中國船舶集團海工裝備研發制造優勢,堅定不移實施“創新引領,海陸并舉、向海圖強”的發展戰略,充分發揮行業引領作用。
項目集中開工后,舉行了可再生能源合作事項集中簽約儀式。溫劍波代表中國海裝分別與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張玉明,山東能源集團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偉簽訂了合作協議。
在接受山東省電視臺采訪時,溫劍波表示,大兆瓦海上機組是必然趨勢,山東海域海上風電資源廣泛,風資源條件良好,在海上機型更新換代十分迅速的潮流下,10兆瓦級及以上機組已經收獲批量訂單的基礎上,小兆瓦機型已不能滿足山東海域市場需求,加之海上風電已進入平價時代,須向大兆瓦海上機組邁進,(中國海裝)采用定制化地、大葉片大兆瓦低風速機型,來滿足山東海上風電的發展。
山東省沿海風力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在海上風資源、海洋產業、海洋科技等方面優勢突出,是我國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戰略地之一。今年年初印發的《山東省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將打造千萬級海上風電基地,逐步推動海上風電向深遠海發展。東營市地處山東東北部、黃河入?诘娜侵薜貛,具備優質的海上風電資源和打造千億級的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的基礎條件。顯然,對于積極融入當地可再生能源發展大局,助力當地打造千億級海上風電基地,中國海裝已經做好了準備。
近年來,中國船舶集團打造了完備的風電全產業鏈,中國海裝作為風電產業鏈鏈長,擁有“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具備裝備制造業“國家隊”的技術優勢。同時,中國海裝還以成熟產業配套、先進技術集成、綜合效益最優、平價建設適宜的思路,引領了海上大型化機組的發展方向,并掌握了海上風電機組關鍵核心技術,實現了自主可控,帶動了大型海上風電產業鏈的發展。
中國海裝將以此次入駐東營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為契機,發揮優勢,向海圖強,并積極促進山東省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協同發展,助推山東海上風電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